汉桓帝刘志:被后世误解的无道昏君,其实是个铁血的传奇帝王
(汉质帝 刘缵)
本初元年,公元146年。
因为在朝堂上指着大将军梁冀说了一句“此跋扈将军也”而喜获毒饼一张的汉质帝刘缵,驾崩了。
皇帝被权臣下毒害死,这在东汉历史上还是头一遭,但大臣们早已经见怪不怪了。
天子权威一落千丈,这种情况从很多年前就开始了。
东汉政坛要么外戚坐大,要么宦官当权,当皇帝可以说是一点体验感也没有。
前有窦太后、邓太后、阎太后,现在又来了个飞扬跋扈的梁氏外戚集团,大臣们为了保命尚且自顾不暇,哪儿有时间和精力去管皇帝的死活?
(东汉的外戚政治)
所以小皇帝刘缵的死并未引起人们太大的波澜,皇帝对东汉政权来说,并非稀缺物种,三条腿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皇位继承人还是很多的。
展开全文
梁氏外戚势力庞大,但组织结构十分简单,梁太后坐镇中宫,梁太后的哥哥,大将军梁冀在朝堂上操持朝政,兄妹俩配合无间,算是把东汉王朝的命脉给扣住了。
以前梁冀同志挑选继承人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年纪小的,因为年纪小,好控制。
但后来被汉质帝刘缵在朝堂上骂了一回之后,梁冀突然发现,人小并不靠谱,人小鬼大更难对付,所以他立刻改变了思路,认为选小的不如选傻的,傻的更容易控制。
选来选去,梁冀最后选到了刘志的身上。
从族谱上来看,刘志是蠡吾侯刘翼的儿子,河间孝王刘开的孙子,汉章帝刘炟的曾孙,跟刘氏宗亲的血缘关系已经不能算是太近。
而这样一个不算太近的没落皇室能被梁冀选中的原因也只有一个,那就是梁冀认为,刘志不太聪明,至少没有前边的那位汉质帝聪明。
公元146年8月1日,十五岁的刘志在梁氏外戚的扶持下登基为帝,成为东汉王朝的第十一位皇帝。(汉桓帝)
(汉桓帝 刘志)
十五岁,不算太大,也不算太小。
但对桓帝刘志来说,却是一个非常尴尬的年纪。
上朝时,群臣匍匐在自己脚下,山呼万岁,但碍于梁冀的 *** ,皇帝一句话也不敢说。
好不容易下了朝,回到中宫之中,又要面对梁太后的督促,日夜不停的学习宫中规范和帝王礼仪。
皇帝很累,皇帝也很疲惫。
这位长期把持朝政的太后没有那么凶残,也没有那么严厉,但却时时刻刻在无形中给了皇帝很大压力。
一个傀儡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没有想象的好,也没有想象的差。
看似万乘之尊,其实宛如阶下之囚。
看似锦衣玉食,但却失去了作为帝王最重要的东西:尊严。
但幸好,这种日子很快就要过到头了。
因为梁太后身体不适,骤然驾崩了。
太后驾崩之前,没有忘记料理后事,给朝廷百官留下了这样一道懿旨:
乙丑,太后诏归政于帝,始罢称制。——《资治通鉴·卷第五十三》
这道懿旨的内容简单明了,太后表示,我死之后,应当还政于皇帝。
这句话不仅是对梁冀说的,更是对自己说的。
也许这是东汉王朝这一批擅权太后,统一的宿命。
他们曾经是皇帝的女人,他们爱过皇帝,但她们却都毫无意外的辜负了皇帝,迷失在了政治的旋涡中。
她们历经两朝、三朝、甚至更多朝。
在这个过程中,她们缔造过属于自己的外戚时代,也发起过残酷无情的流血政治,但最终一切都会归于平静。
(梁太后)
一个人终其一生,活着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也许梁太后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才找到答案。
话说回来,既然太后都下命令了,那梁冀同志是不是也应该放权了?
事实证明,没那么容易。
梁冀同志不仅没有收敛行为,反而愈发猖狂。
我们知道,封建帝制时代,君臣之间的礼节是十分重要的。
大臣在殿上面见皇帝,和蝼蚁面对苍穹没什么两样。
前朝就有血淋淋的例子。
大臣上朝衣冠不整,被打了八十大板,一口气没上来,直接给打死了。
大臣上朝站错了位置,皇帝震怒,当场免职,被流放到外地去劳动改造了。
君臣的礼节,朝堂上的威仪和肃穆,任何人都不能挑战。
每位大臣上朝时必然是心惊胆战,生怕自己打个喷嚏,放个屁,或者一不小心搞出什么声响来。
人非完人,打喷嚏放屁不正常吗?
当然很正常。
但如果发生在皇帝面前时,就变成了大大的不尊敬。
而身为臣子,对皇帝一丝一毫的不尊敬,都有可能被视为是对皇权的挑衅。
非但是臣子,就连皇帝本人,在朝堂之上也要保持绝对的肃穆和威仪。
举个例子,皇帝的冠冕往往是方形的,前后各系着十二串珍珠,这种华贵的道具并非用以装饰,而是因为珍珠连结成串,会在皇帝的眼前身后来回不停的晃动,而这种冠冕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醒皇帝,要时时刻刻端正坐姿,而不能轻浮造次。
连皇帝都要遵守规则,但偏偏有一个人敢挑战权威。
这个人就是大将军梁冀。
(梁冀)
史载,梁冀同志持剑上殿,入朝不必跪拜,跟皇帝说话不用说客气话,连自通官职姓名也免了。
东汉早朝一天一次,但梁冀却有独一无二的特权,他只需十日入朝一次,根本不受天子制约。
狂妄,可以说是狂妄的没边了。
延熹二年,公元159年。
桓帝刘志终于忍受不住了,你当我的家,做我的主,整天对我颐指气使,根本不把我放在眼里。
替我决定国家大事,替我批阅朝臣奏折, 那你是不是还要替我做这个皇帝?
大汉究竟姓刘,还是姓梁?
皇帝要对梁冀下手,想法很好,但很难实施。
原因倒也简单,朝野上下都是梁冀的人。
皇宫里的禁军是梁冀的人,京畿各营的将领是梁冀的人,朝廷里的士大夫们倒是很有气节,绝对不会和梁冀同流合污,可士大夫只会上折子骂梁冀,真要动起手来,不拖后腿就算不错了。
(傀儡天子 刘志)
皇帝无人可用,这就导致了一个问题:
想法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但仔细一想,皇帝的确是无人可用,但又不算完全无人可用。
刘志同学虽然经常被梁冀当成傻子对待,但我认为他本人的智商还是极为正常的。
他立刻借鉴起了前朝汉顺帝刘保诛灭阎氏外戚的成功经验,打算向宦官朋友们求援。
皇帝向宦官同志们求援的地点很有意思,是在皇宫深处的一间厕所里。
没办法,宫中到处都是梁冀的耳目,想要偷偷摸摸干点大事儿,还是厕所最安全。
这一次,桓帝刘志找来了五位宦官,这五位分别是:
单超、徐璜、具瑗、左悺、唐衡。
(东汉宦官)
大家你看我,我看你,大眼瞪小眼,刘志说咱也别整没用的了,赶紧想辙子,看看有什么办法把梁冀给收拾了。
一顿商量,果然想出了一条灭梁的妙计。
大事已定,六个人割破手指,歃血为盟,表示不求同生,但求同死,事败了一起领便当,事成了一起坐拥富贵荣华。
诸位读者,这可不是我胡编乱造,我们的桓帝刘志,在一间狭小的厕所内,和五位身份低微,人见人嫌的宦官滴血饮酒,还磕头拜了把子。
那皇帝和宦官雄心壮志,商量出了什么妙计呢?
很简单,动员能动员的一切势力,召集能召集的一切兵马,对梁冀发动武装袭击,不成功,便成仁。
是的,不仅不妙,而且很蠢。
但凡皇帝和宦官们认真思考,都不会想出这种螳臂挡车,自不量力的计划。
可历史是神奇的,令人意想不到的。
如此简陋直接的计划居然成功了。
故事到这里,作为一名善解人意的作者,其实我很想用小说的笔法把这场皇帝联合宦官诛灭梁冀的行动描写的一波三折,引人入胜,十分精彩。
但很遗憾,史书上并没有这样的记载。
历史可以戏说,但绝对不能胡说。
既然不能胡说,那我只能照实叙述。
史书只记载了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宦官们在宫内一番动员号召,居然破天荒的动员到了一队愿意参与行动的人马,这队人马抄上家伙,奔着梁冀的府邸就去了。
梁府被团团围住,直接来了个瓮中捉鳖。
这一招可谓是乱拳打死老师傅,老师傅梁冀就像一个被掐断wifi,卸掉sim卡的手机,虽然标配旗舰芯片,内存和运存容量都很大,但奈何此时此刻,上不了网,也没办法打 *** 叫人,只能坐以待毙。
被阴了一道的梁冀同志曾经有多张狂,现在就有多狼狈,在众人的围攻之下,这位旷世奸臣走向了末路——他自杀了。
梁冀,万劫不复吧!
为你曾经践踏帝王的尊严而赎罪吧!
延熹二年八月四日,公元159年。
对东汉王朝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日子,对汉桓帝本人来说,也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时刻。
他终于荡平了一直以来困扰王朝的外戚势力,拿回了属于自己的 *** 。
但很快,要账的人就来了。
曾经跟自己歃血为盟的五位宦官虎视眈眈,想要跟皇帝分一杯羹。
(东汉宦官势力)
这一杯羹是给还是不给呢?
刘志很犹豫。
他以为除掉梁冀是敢叫日月换新篇,但没想到除掉梁氏外戚之后,又迎来了山雨欲来风满楼。
也许从头到尾,自己才是那个最孤独的人。
以前对付外戚,现在对付宦官,以后是不是还要对付朝臣和士大夫?
皇帝终于累了。
东汉也终于正式开始走向了灭亡之路。
谁才是那个万劫不复的人?
也许,是皇帝自己。
19秒前
15小时前